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y, 2011

新書推介:崇拜與聖樂隨想—從觀念到實踐

Image
新書:崇拜與聖樂隨想—從觀念到實踐 作者:何嘉敏博士,建道神學院教會音樂證書課程主任 出版: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日期:2011年5月初版 黃婉嫻博士推介 何嘉敏博士透過簡練的文字表達她對崇拜與聖樂事奉的深刻體會—簡練而深刻正是優質崇拜的精髓之一。此深刻體會是源於她對經文的心領神會與崇拜神學的反省,並融合她的崇拜經驗與服侍而產生的。何博士的文章能幫助讀者思考當代崇拜與聖樂事奉的問題,並委婉地端正崇拜與聖樂事工的弊端。何博士的行文處處流露她的胸懷寬大、思維纖細、關心教會;她尊重教會牧長、認可委身於崇拜事奉的人員、對教會事工有遠象,她也期盼今日教會的崇拜與聖樂,不會落入傳統主義的刻板窠臼或流行的媚俗中。在各章末配有思考題,發人省思,引發讀者產生自身的體會。

集體崇拜中的禱告

Image
日期:2011年5月20日(星期五) 講題:Prayer in the Corporate Worship Service 集體崇拜中的禱告 語言:C5時段以英語進行(1400-1530),D5時段以普通話進行(1600-1730) 內容:從時辰祈禱的神學探討如何在集體崇拜禮序中豐富祈禱的元素 講員:黃婉嫻博士(崇拜學博士,教會音樂碩士) 對象:教牧傳道、神學生、崇拜事工領袖與事奉人員 地點:香港宣道會北角堂 I. Praying the Divine Office 時辰祈禱 1. The Theology of Hallowing Time 時辰祈禱的神學 在20世纪末期,我们看到礼仪学及对礼仪的理解产生显著的变化。这一新的趋势,鼓舞了礼仪学家们,重新去理解普世性的符号是如何应用在基督教的礼仪中,它们又同时属于许多文化的一部分,也属于不同时代及地区。洗礼中的水洗,是洁净及更新之洗,是其中一项普世性的符号;使用饼和酒的圣餐,也同属一例。但在众象征图像中,有一个最基本的图像,是所有活物每天都在经历的,就是黑夜与白昼的轮替。这个基本的每日模式,涉及了劳动与休息的规律性节律,这两种节律对生命而言是必要的。我们受制于黑夜与白昼,她是唤起我们生命节律的符号。 显然的,日课、主日崇拜、教会年等,都和时间有关,时间也是人类生存的空间,是自然界藉黑夜与白昼的轮替,以及年月之间的更迭,显示其节奏的场所。换言之,时间是所有受造物活动的场所。在时间内,一切生物都是依循各自的周期与节律生活。从信仰的角度来看,神子民的时间观,就是救恩历史的实现,时间是基督完成救赎的空间;因此,基督徒的时间观是礼仪性的:安息日、安息年、各个节期,都为时间赋予信仰的意义,是纪念神作为的日子,人类的时间也因此而被圣化。另外,主降生、主受难、主复活、主升天、主再来,是基督徒的时间的最终目的与圆满,这都和时间相关,也是教会年的轴心。 「时辰祈祷」是根植于所有受造物最根本的经验中,参与在「时辰祈祷」是把我们自己与连续性及永恒连接起来,时间因此被圣化,时间的篇章因此用来赞美上帝的属性与作为。圣化时间是要提高我们在生命中的每个时刻,都能对永恒的意义有所醒觉,不浪费生命中的任何时刻,因为每个时刻都是我们活出有价值行为的机会。时间是来自那至圣者的手中,祂创造了黑夜与白昼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