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:新加坡華文教會崇拜模式轉變的省思

作者:黃婉嫻,聖道基督教會聖樂傳道
刊於新加坡華文基督教聯合會70週年紀念特刊
2001年11月: 二十一世紀展翅

近十年來新加坡傳統福音派教會的華語崇拜聚會(簡稱華崇),受到敬拜讚美浪潮(簡稱敬讚)的沖擊,有者改弦易轍,有者聞風不動,有者左右为難,一時間議論紛紛,不知道要如何為自身的崇拜找到正確的定位。随着「敬讚」運動的興起,許多學者和牧者開始對敬拜的模式做出誠懇的反思和深度的剖析;在這過程中難免有些人會淪為刻薄的評擊和膚淺的謾罵;也有採取中庸之道或不表明立場,又或者嘗試以國度觀及兼容性的態度來看待此課題。本文希望能激發讀者對「敬讚」作更深層的思考和反思。

聽過一句話:「要聽真理到基督教,要敬拜真神到天主教」。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?何以說在敬拜中遇不見神?讓我們學習跳離主觀的前見,進行客觀的反省,繼續带着這影響深遠的問題,去認古識今,或脫俗尋真吧!以下是我在反省過程中,所看到的一些「路標」,指引我在敬拜的世界中繼續前進,希望這些「路標」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,激發更多的反省與探尋,或許有朝一日我們(所有真誠的敬拜者)能在「燈火欄柵處」相見吧!。崇拜模式的定奪經常會引起各教會、各宗派、聖樂界與神學界許多的爭議,除了神學立場、聖經根據、宗派特色以及聖樂背景等客觀因素以外,我發現也包括以下的因素:
  1. 老、少兩代人之間關係的疏遠,缺乏良好的協調管道或彼此間的不了解;
  2. 傳統華語教會似乎徘徊在自卑與自負之間、面對靈恩派教會敬拜音樂的蓬勃發展,有感於自己被淪為敬拜音樂的弱勢者,猶如被人矮化而心存不满;
  3. 面對「敬讚」教會人數的增長,傳統華語教會正面臨嚴酷的考驗和生存上的焦慮。
崇拜模式永遠提供兩代(年長與年輕)和兩派(靈恩派與福音派)最好的争吵素材[筆者在此無意以兩極化的方式來進行討論,因為,即使是以信仰「派系」來分門别類,他們更像一个「譜系」(spectrum)的分佈,呈現了多樣化的立場與看法,筆者在此只是列舉這譜系中的兩端,以縮小本文討論的範圍]。 有些傳統教會普遍上羡慕靈恩派教會增長的成就,但是在神學、聖經根基上却看不起他們。傳統教會的苦悶、困惑和矛盾、種種盘根錯節複雜因素,實在難解難分。有時候難免有會友要求轉會,所提出的藉口往往牽扯崇拜模式的轉變,缺乏認同感或不能適應,卻不願面對自身的屬靈光景和肢體生活上出現已久的缺口;其實,冷靜的情緒與穩重、誠實的回應,是一個靈命成熟的基督徒所應當具備的。因此,如何幫助傳統教會的基督徒定位?如何在這迷思中尋找一條出路?首先應當處理的是態度的問題:
  1. 避免故意渲染「華崇」的刻板印象,或刻意以「敬讚」的弱點作為揶揄的話題來加強傳統教會基督的凝聚力和危機意識,甚至回避眼前的難題,這都是消極的,因為放大别人的缺點,强化自己的優點,往往就會產生誤讀現象,而且也進一步加深兩代、两派的鴻溝。
  2. 建立深厚的學術涵養、中肯而實在地分析、探討必须全面,避免失之偏頗。我們需要除去自以為了解而不加以觀察的偏見、甚至歧視、以偏概全、以訛傳訛的消極行為;常問自己:是理性的歸納?還是盲目的誤解?總要設法理清!
Andy Langford 在 Transitions in Worship: Moving from Traditional to Contemporary 中的 "Generation Culture Wars" 一文中提及:「不同年齡層對崇拜的訴求各異;這和他們生長的年代、所經歷的社會、政治、教育的變遷以及塑造、培育他們的教會搖籃息息相關,要了解他們的性格特徵、喜爱的崇拜模式、對領袖所持的態度,就需要解讀他們成長的年代」。林慈信博士的一篇文章提及:「今日教會的挑戰是把崇拜聚會回復到以神為中心的聚會、以神為中心的講道、和以神為中心的生活,是倚此為序的。」["Worship Music: Traditional or Contemporary?"in Challenger, Aug/Sep 2000 .] 。可見,認識會友的特質固然重要,然而我們也不能忘了應該建立一個以神為中心的敬拜。

有些教會仿效馬鞍峰教會的崇拜模式,希望教會能夠因此人數增長;許多教會為了不流失年輕人而轉型到「敬讚」的模式。也有些教會以百花齊放為導向,迎合各個群體喜愛的模式,不同的時段進行不同模式的敬拜:有禮儀式的敬拜、傳統式(半禮儀)的敬拜、現代曲風為主的敬拜、慕道友為導向的敬拜聚會以及匯聚式(混合式)的敬拜模式等;在他們還在尋找「答案」的過程中,讓我們暫且以諒解的態度來看待這些嘗試吧!

最不願意看見的是兩代之間的敬拜音樂文化以及心理落差的擴大,如果已經產生,是一個令人遺憾的趨勢。為什麼我們不試圖進一步了解及欣賞兩代間現有的聯係臍帶,我們其實是拥有更深的關係,以及不少交集的地带。為何不在兩代之間找着一个平衡點?不取兩派之間的長處呢?有没有想過教會崇拜模式的定奪,其實是在傳承某種教會觀呢?我們是食古不化呢?還是堅守真確的信仰立場?是跟隨潮流和群眾呢?還是心意更新而變化?我們的下一代會否質疑我們今天所做的?還是在怎样的人當中做怎樣的事?一句「上帝悅納我們任何形式的敬拜,只要是心靈和誠實的敬拜」是否就可以回答以上所有的提問呢?Robert Webber 在Church Musician Today(January 2000)所刊載 的文章 Give Me That Old-Time Worship with a New Twist 中, 就針對教會下一代接棒人:X世代(生於1975-1981年之間)以及千禧年世代(millennial:生於1981年及後)做出探討,發現他們在敬拜模式的選擇上有回歸傳統的趨勢,而且是回歸到初期教會、中古聖徒的傳統。這的確是發人深省!我們所肩負的責任是否只服事這個世代的人和需要呢?

一向以來,我對於把「華崇」稱為以理性為導向的敬拜,稱「敬讚」為以感性為導向的敬拜的看法不能苟同。真正的敬拜帶來生命的改變,而改變人生命的主軸並不在於理性或感性;聽釋經式的講道和唱歷史悠久的聖詩一定帶來生命的蛻變嗎?以現代曲風為主的「敬讚」和在敬拜中執行講台呼召(altar call),或任何一種特有感性氛圍的模式就能改變人的生命嗎?豈不知叫人生命改變的是福音,改變人生命的是上帝嗎?

我喜愛古典聖詩和福音詩歌、也喜愛現代「敬讚」詩歌,在每一次的敬拜程序的設計裏頭,我嘗試建立的是一個以神為中心的敬拜,希望帶領會眾和天父建立活潑的關係;為此,在設計敬拜程序時的導向是:
  1. 設計的目的:以神為中心,在這前提下,也顧及會眾心靈的需要,因此,雖然會對心靈有需要的敬拜者產生憐憫的心,但並非以他们為敬拜的中心。
  2. 設計的歌序:不是為了安慰破碎的心靈而制造情緒的高潮,而是把真理放在情緒之上。
  3. 帶領的方向:帶領敬拜者是在宣揚神的真理、他的聖潔、公義與慈愛;引領會眾的焦點專注在神身上,讓我們的悟性思想神的真理、我們的意志降服在神的主權之下,我們的心靈經歷他美善的屬性。
  4. 呈現的教育:敬拜需要全部的心思、意念和思维,一種全人投入的敬拜。 從教會歷史中看到崇拜音樂的風格有很大的演變,幾乎常是當代的人文與世界觀的反映。每個世代,基督徒都尋找他們認為最優美的音樂與詩詞來頌讚神。舉凡中世纪的Gregorian Chant到16世紀的宗教改革;從17世紀德國的敬虔運動、英國清教徒運動、荷蘭的改革宗、到德國的路德宗;從18世紀的美國與英國靈性復興时期的聖詩到19世紀的福音詩歌;70年代興起的現代基督教音樂浪潮、演變至今的「敬讚」運動,都是聖靈賜給普世基督徒最寶貴的禮物,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珍惜和傳承的,只是我們需要曉得辨别和溶合來使用。
「華崇」轉型若是當前之務,教會之間就應當有更多的聯結、探討與分享;強勢的扶助弱勢的、有經驗的引導正在摸索中的、讓新加坡傳統福音派教會的華語崇拜聚會可以脱離僵化的敬拜程序、超越流行的音樂風格,發展出一個以神为中心、又能帶領破碎心靈與天父建立活潑關係的敬拜,預先在地上一同享受天上的敬拜。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文章發表:崇拜設計之思與行~以「受難節」崇拜為例

崇拜禮儀中的詩班角色與功能